
跑步常見的運動創傷
以性質來區分
跑步引致的運動創傷,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。急性泛指在跑步時的意外受傷,如 “拗柴”,碰撞或跌倒等,治療以較 “輕手” 處理,如按摩及電療等,都不會用太大強度的方法醫治。
慢性則指長期跑步而引致的勞損傷患,成因包括不當的跑步方法、過量的訓練及錯誤的姿勢等,針對慢性創傷的治療都以 「重手」處理,即無論以「按摩」、電療或超聲波等的方法,都以較大強度治理,務求能刺激深層部位的長期痛症。
九大主要容易受傷部位:
1. 腳掌
2. 足弓
3. 腳踭
4. 筋腱
5. 小腿
6. 膝關節
7. 膕繩肌
8. 髖關節
9. 腰部
成因及預防:
1. |
熱身不足:
熱身不足可導致急性受傷,特別是如肌肉拉傷或抽筋等,處理不當容易演變為慢性勞損,而長期跑步習慣皆缺乏熱身,導致肌肉柔軟度不足,更容易受傷 ,所以跑步前的熱身,非常重要。熱身包括不同的伸展動作,舒展肌肉及關節,慢跑或非常慢跑(視乎跑手水平及當課的訓練主題),令身體肌肉暖和以預備強度更大的訓練,拉筋及伸展運動約需做10分鐘,而慢跑則約15-30分鐘不等,如跑手當日要做速度練習,則須加上 “分解” 動作,及慢跑後再加上 “中速” 跑熱身,以防止受傷。
|
2. |
跑步姿勢不正確:
不正確的姿勢,會導致長期慢性受傷,偶一為之的跑步,姿勢正確與否,不一定造成傷害,但如跑手已習慣或視跑步(即使每天跑很少)為生活一部份,則即使跑步姿勢有很少的錯誤,日積月累地練習都會衍生不同的痛症。參加坊間的跑步班或找個專業教練,作短期學習,受用無窮,學懂正確姿勢,受傷機會大大降低。
|
3. |
忽略冷身調整:
冷身與熱身同等重要,冷身包括與熱身大同小異的伸展動作及慢跑等。冷身可將跑步時所產生的乳酸,儘快化解,並減低肌肉痠痛及繃緊的情況。
|
4. |
訓練過量:
每個人體質不同,一般情況下,每次跑步訓練,就以速度訓練為例,肌肉皆有不同程度的 “撕裂”,但人體是會作出自然修補及恢復,一般須時18至24小時,故休息不足,容易導致肌肉關節勞損形成慢性受傷。所以,訓練的量及質,須作出適當的安排,並不斷修正。
|
5. |
一曝十寒:
很多 “久唔久” 參與跑步的人士,大部份的 「能力」 記憶還停留在 「以前」 階段。很多時我們往往為參加了某個賽事或活動,而突然「苦練」,要知「一步一步」 及 「循序漸進」,是安全地做運動的首要規條,尤以跑步更加重要。
|
6. |
求效心切:
跑步受傷,很多時來自 “速度”跑,但要知練習 “速度”,是需要時間訓練,並配以不同的負重及體能訓練,再加上每次練習都需有足夠的熱身準備,冷身調校等。如經常忽略某一個細節,則成績未見,受傷先至。 |
治療
上述創傷,西醫除了用藥或動手術外,物理治療是較為廣用的方法
- 物理治療所擔當的角色及所用的方法
正常情況下,患者須經西醫診斷,然後轉介往物理治療師為患者治理,治療師會根據醫生的報告而作出不同的方法醫治患症,包括:
1. 電療
2. 超聲波
3. 手法
4. 針灸
5. 拔罐
6. 針對傷患, 教患者做不同的伸展動作
7. 教患者做不同的復康運動
物理治療師的醫治,不會用藥物,而是用以上方法,刺激及加速人體本身的修補功能,讓傷患儘快復原。此外,他們亦會檢視患者過往的運動習慣,作出修正建議,以防傷患重現。
物理治療對於傷患的康復是比較治本的,基本上可說是集預防,治療
及糾正於一身。當然,對於痛症,其效果可能没有用藥明顯,但對於症狀本身的復元,則非常顯著。尤其,對於一般的跑步創傷,2-3星期的時間,都可見到康復效果。
資料提供: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
(Asian Fitness Therapy Center)
www.aftc.com.hk
梁澤祺
運動專科 註冊物理治療師/中心經理
運動專科物理治療碩士 (澳洲科延大學)
物理治療學(榮譽)理學士 (香港理工大學)
運動專科證書 (美國運動醫學學院)
私人體適能教練 (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)
骨科手法治療證書 (澳洲 Manual Concepts)
楊嘉敏
運動專科 註冊物理治療師/發展主任
運動專科物理治療碩士 (澳洲科延大學)
物理治療學(榮譽)理學士 (香港理工大學)
最近於 5732 天前 由 史波 更新

hi 楊sir
請問老人(約70歲)做運動, 例如做卧推舉啞鈴, 每個約50磅, 雙手合舉100磅, 會否做成骨折??, 之前做足熱身, 循序漸進, 由輕至重, 有十年健身經驗, 運動有否受年齡限制? , 可否告訴我, 多謝.
Andy Chung Email [email protected]
Andy Chung 5438 天前